题外话:这篇游记是在7月份写得,这时候已经离我从山西回来已经快2个月了。正好晶他也从山西回来,两个人都圆了梦。不同之处是她也完成了她爸爸的梦想,有生之年再去看一下姐姐,象我们这个年纪可能考虑的事就有点多了。
Day1:雨夜启程,奔赴三晋
4月30日
晚八点,青岛的夜色裹挟着暮春的潮气,驱车北上。
车轮碾过胶州湾的薄雾,行至潍坊境内时,暴雨突至,雨刷器在挡风玻璃上划出急促的弧线,远光灯映出雨幕中朦胧的公路。深夜两点,困意与雨声交织中,蜷在石家庄服务区的座椅上小憩。
次日清晨六点,一碗热腾腾的泡面下肚,继续向山西进发。
正午12点,太原矿机宿舍以及大姨家还保留了一丝旧时的记忆。到了食品街,刀削面的麦香与老陈醋的酸冽扑面而来,一碗杨氏灌肠回忆起了往昔。
午后漫步唱经楼,明代木构檐角悬着铜铃,风过时叮咚作响;督军府的红墙下,晋商风云恍若昨日。窦大夫祠的元代藻井覆满尘灰,滨河公园的汾水却清冽如新。傍晚追着夕阳闯入西铭村的任家老宅,雕花门楼半掩,门环上的铜绿诉说着百年孤独。
Day2:太山问禅,古城寻根
5月2日
晨起一碗地道打卤面,卤子里浮着山蘑菇与黄花菜。
太山的晨雾尚未散尽,石阶蜿蜒隐入林间。唐代地宫遗址的琉璃残片泛着幽光,山腰佛寺的晨钟惊起一群灰雀。下山时车流已堵成红线,索性钻进街边老铺,买一袋「旧时味道的小饼」,酥皮簌簌落满衣襟。
午后告别太原,直奔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。
猫腰钻进阴冷的地道,1942年的烽火仿佛在土壁上灼出弹痕。忻州古城的暮色里,醋坊飘来发酵的酸香,秀容书院廊下的碑拓被夕阳镀成金色。夜宿东寨镇前,遗山公园的晚风卷起一页未读完的行程表。
Day3:悬村惊魄,大同夜骑
5月3日
芦芽山的晨光刺破车窗。
悬空村(王化沟)的木栈道嵌在绝壁,俯身可见万丈深渊。村民从窗内递出一筐山核桃,笑说:「这房子建了300年,从没掉下去过人。」古栈道的残木横斜,岩缝间野杏花开得肆意。
午后疾驰入大同,浑源凉粉的辣油呛出眼泪。
华严寺的辽代鸱吻指向苍穹,薄伽教藏殿的露齿菩萨拈花一笑。夜骑古城墙,月色下的夯土墙垛如巨兽脊背,九龙壁的琉璃龙在霓虹中张牙舞爪。归途捧一只菠萝,甜汁滴落青石板路。
Day4:土林幻境,觉寺奇遇
5月4日
善化寺的鸱吻披着晨露,五龙壁的琉璃龙鳞片斑驳。
大同土林的荒原上,风蚀土柱如外星遗迹,穿行其间,砂岩沟壑似巨兽利爪撕裂大地。圆觉寺塔檐的铁马随风叮当,永安禅寺的元代壁画上,明王怒目与菩萨低眉共处一室。
最惊艳的当属觉山寺村。
山坳里突然出现的辽代砖塔,塔檐风铃空响千年。守塔老人用木勺舀起山泉水:「这塔斜了600年,比比萨的还倔强。」离村时,后视镜里塔影渐隐,恍若一场时空交错的梦。
Day5:总督署旧事,归途烟火
5月5日
保定直隶总督署的仪门前,晨光穿透「恪恭首牧」匾额。
签押房的朱批奏折泛黄,刑具陈列室里铁链森冷。骑车闯入淮军兵营遗址,夯土墙上弹孔宛然。归程前的「老头米线」,红油汤底浮着炸黄豆,辣得人眼眶发烫。
晚七点,青岛的霓虹跃入眼帘。
洗车店的水柱冲去车身上凝结的黄土,后备箱里,陈醋、烧鸡与没买到的凯鸽酒楼遗憾,都成了山河迢迢的注脚。
后记:山河褶皱里的时光
五天疾驰2000公里,穿过悬空村的心跳、土林的苍茫、古寺的幽寂。
山西的黄土夯墙、河北的地道残痕、保定的总督旧匾……每一道褶皱都藏着未说完的故事。归家后翻看照片,悬空村的核桃仍在兜里硌着皮肤——那是山河与人烟,最真实的温度。